免费试用
登 录
400 008 9039
首 页
产品与服务
监测平台
专业人工服务
移动APP
核心优势
数据全-响应快
高智能-信息准
用户多-口碑好
自主先进技术
优质合作伙伴
经典案例
政务类
企业类
舆情报告
舆情-深度剖析
行业-舆情百科
社会-热点全览
关于优讯
优讯简介
优讯新闻
联系我们
舆情报告
多维度全视角舆情分析报告,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助力领导科学决策
免费试用
汇总阅读:
"
员工关系
"相关文章都在这儿了
海尔员工午休被开除,冤不冤?
2019-09-09
1305
导读 近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海尔4名员工因工作时间在接待场所午休,被巡查人员拍照后责令一周内办理离职。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发广泛关注。9月6日下午,海尔方面回应称:该公司11时30分至13时是员工自主安排就餐时间,4名违规员工并非在休息时间午睡,而是工作时间在公共接待场合睡觉。违反海尔员工行为规范,属一级违规,按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 一、 舆情概况 据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分析数据显示,在监测周期(2019年9月5日0时至2019年9月9日12时)内,共监测到相关信息8062条,微博、微信、网络新闻是本次舆情事件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信息总量为5764条,占全部信息的75.5%;网络新闻950篇,占比11.78%;微信文章643篇,占比7.98%;此外,客户端、视频、论坛、报刊等其他媒体也参与了报道转发。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二、媒体观点 该事件经网络曝光之后迅速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快速增加,其中#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的话题阅读量高达2.7亿。从媒体报道内容来看,报道内容主要分为客观陈述和事件评析两大部分。针对海尔开除午休员工事件,媒体观点不一。媒体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众多媒体对于海尔内部管理机制提出质疑。其中,以中国网为代表的部分媒体认为,众所周知,海尔是一家管理非常严格的企业,但是随着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简单粗暴的员工管理模式已不再受欢迎,也越来越需要法律的审视。这次海尔员工被开除所激起的舆论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中国网发声之后,东方资讯网、新京报、搜狐网、中华网、新浪网等媒体随后跟进报道,抨击海尔企业管理不够人性化。其中还有不少媒体质疑海尔因此开除员工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部分媒体以“午休开除门”为切入口,探讨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下日渐掉队的公司市值。其中,大白新闻认为,海尔集团这次事件的爆发,也引发了市场对国内白电三巨头的又一轮比较。文中提到“目前,格力与美的市值远超3000亿元,海尔旗下有两个上市公司主体,截至9月6日周五收盘,以制造为主的海尔智家(600690.SH)市值刚超1000亿元,在服务为主的海尔电器(01169.HK)市值刚过600亿,两家相加不如格力或美的的1/2。” 部分媒体表示开除午休员工的深层次原因是残酷市场竞争的大背景导致的。ZAKER新闻认为,“不光是海尔,包括华为和福耀玻璃这些成功的中国企业,内部基本都在执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开除员工简直是家常便饭。当我们开始致力于提高薪酬,争取福利待遇的时候,就是资本离开的时候,更廉价的东南亚劳动力在等着他们。到那时候,工人们就像美国工人一样,要么接受现在的工作待遇,要么失去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在诸多媒体一边倒地对海尔公司提出强烈批评的时候,少数媒体则评论相对客观。他们认为是部分媒体的过度解读将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推升到全国性的舆情事件,在这场大型论战中,没有赢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媒体界面新闻在9月8日下午发表评论文章《海尔辞退四名违规员工,网络舆论之下没有赢家》,截至9月9日中午12点,该文章的阅读量已达2.3万。文章提到“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舆论,对四名被辞职的员工,对海尔,乃至对中国制造业都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海尔事件与其他网络事件一样,都是互联网情绪的集体宣泄。这种宣泄不问事实,不分对错,在这样的舆论之下没有赢家。” 三、网民观点 通过对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采集到的网民的评论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总体来看,此次民间舆论和媒体评论达成一致性。大部分网民对于海尔的做法表示不赞同。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网民的观点态度呈现多样化。从网民评论量来看可以看出,网民参与此次事件讨论的积极性较高。 数据来源: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 四、舆情分析 海尔因开除4名午休的员工登上了热搜榜,这可能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一种必然。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裁员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社会大众的焦虑感日渐加剧,而此次事件中4名员工因为午休而被公司开除,给网民情感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说因为中午睡个觉就被开除,实在难以接受。那种扑面而来的职场危机感瞬间点燃了网民的不安情绪,舆情风险也因此产生。就像是某位自媒体博主所说的“海尔只是撞枪口上背了个锅”,海尔“午休开除门”只是网民宣泄长期累积的焦虑情绪的一个发泄口而已。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来看,此次海尔应对及时、声明内容简单明了,既澄清了涉事员工“午休”的传言,且提前预料到了公众对公司规定合法性的质疑而给出回应。 不过从声明发布之后公众以及媒体的反应来看,对于声明详细内容的质疑也引发了二次舆情,促使舆情热度居高不下。其中,有网民对于声明中的午休时间描述提出强烈的质疑。通过网友们反映,可以看出海尔虽然表示,员工自主就餐时间有一个半小时,其实每个人只有半个小时的用餐时间,有时还有可能要求提前几分钟到岗。 此外,有自媒体人撰文提到海尔的这份声明存在三点瑕疵:第一、未提公示程序:履行民主程序,还有公示程序,情况说明没提到这一环节。第二、未提工会程序。已经官宣开除,情况说明未提是否事先通知工会研究意见。第三、未提劳动合同。涉及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海尔的及时回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舆情逐渐降温。但是该舆情事件所引发的负面效应还在继续。 作者:优讯舆情分析师-何铖铖
企业舆情
网络舆情
员工关系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9月28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大同欺凌事件校方曾建议三年级以上住校
9月27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央媒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9月26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大同通报未成年人欺凌事件调查情况
9月25日全网络舆情简报:北京一火锅店销毁2吨临期羊蝎子
舆情研究①:网络舆情回应的重点
9月22日全网络舆情简报:12306回应强制买长乘短
9月21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月薪6000小伙为见女主播打赏9000万元
9月20日全网络舆情简报:李佳琦直播间评论区现状
9月19日全网络舆情简报:12306最多候补20个车次
9月18日全网络舆情简报:预制菜进校园有学生家长辞职送饭
9月15日全网络舆情简报:211女硕士遭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
9月14日全网络舆情简报:高空抛烟头烫伤4个月婴儿全楼测DNA
李佳琦事件引爆国货狂欢幕后
9月13日全网络舆情简报:4000万中央资金建3个项目竟全烂尾
优讯舆情百科 | 舆情应对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你可能还关注:
网络舆情热点
社会热点舆情
舆情监测
全网络舆情简报
舆情分析报告
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
企业舆情
社会热点分析
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简报
校园舆情
舆情监控
社会热点
教育舆情
舆情分析简报
舆情报告
政府舆情
舆情深度剖析
微信客服
点击咨询
移动APP-优讯快报